目前,10年期
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牵动着
市场的每一根神经--无风险收益率越高,意味着估值越低。
然而,美联储并没有就此给市场任何
保证,其传递的
信息是/互相斗争/。
先是美联储的两位/副手/站出来
说反话。
芝加哥联储
主席埃文斯认为,美联储不需要调整所购
美国国债的期限。
近期
美债收益率上升是健康的,美国通胀率预计将暂时上升。
穿2%。
同日,费城联储主席
哈克向市场保证,称控制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也是美联储的
政策工具之一。
不过,即使在白宫的压力下,美联储也会放缓加息步伐,美元未必会立即
走弱。
因为从今年以来全球
风险资产的表现来看,不确定性有增无减。
就美国本身而言,
特朗普倡导的财税改革和扩张基建
计划也将维持美元的强势。
因此,如果要扭转
这一趋势,特朗普需要拿出比
喊口号更强硬的措施。
但是,如果美国诉诸行动,自己
就会成为
货币操纵国。
而且,这还可能引发货币战争,瓦解G7关于
货币价值应由市场决定的共识。
现货
黄金在窄幅范围内波动。
美联储坚守承诺并不难,但如何让公众信服?周二(3月16日),现货黄金的反弹动能衰竭,但美债收益率承压,
美元指数涨跌互现,限制了金价的跌幅。
由于美联储政策
会议即将召开,市场被谨慎的气氛所控制。
美联储将在当天晚些时候开始为期两天的会议。
北京时间19:58,现货黄金
微跌0.02%,报
1731.
17美元/盎司;COMEX黄金主力合约
微涨0.05%,报
1729.
8美元/盎司;美元指数下跌0.08%,报91.709。
中国的通胀风险更多是
结构性的,同时全球所谓的通胀风险,其实是美国的通胀而非中国 当前中国的通胀更多只是结构性的,PPI确实因为上游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而出现超预期的上升,3月中美两国PPI都超预期。
但相比于美国CPI也在同步攀升而言,中国CPI则比较稳定。
我们此前多次分析过,今年中国和美国CPI会呈现背离走势,因为支撑美国CPI高企的两个因素,货币超发和货币周转提速,并不适用于中国。
由于中国这次M2和社融增速相比于次贷危机,升高幅度较为有限,且升幅大幅低于美国,意味着中国的货币超发并不严重,面临的通胀压力也低于美国。
3月份中国的CPI只有0.4%,虽然有一部分是石油等工业品价格同比
回升带来的,但食品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
回落,同比已经转负,而且核心CPI也只有0.3%),依然是历史上非常低的水平。
PPI和CPI的裂口回升到历史高位,意味着通胀是结构性的,上游行业比较明显,但下游行业不明显。
历史上来看,这种结构分化的通胀,最终是下游需求减弱拉低上游价格,而不是上游价格传导到下游通胀。
比如,前两次PPI和CPI剪刀差上升到6%附近之后,两者差额会开始缩小,PPI也会随之回落。
如果CPI保持低位,只有PPI同比升高,
货币政策也不会针对结构性的通胀来
收紧整体流动性。
即便是要收紧流动性控通胀,从根源上讲,应该控的是美国的流动性,而非中国。
随着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资金陆续落地,美元流动性进一步释放,对应我们也看到4月美债
利率回落、美元回落、股市和商品等风险资产再度走强。
所以想要控制住通胀风险的抬升,更多还是在于美国紧不紧,而非中国紧不紧。
如果问题的根源不在中国,即便是中国央行收紧了货币政策,也未必能治本。
那么美联储会不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?我们认为概率不低,路径调整上大概率是先控量、后抬价。
随着美国经济回升加速,美国通胀已经起来,包括PPI和CPI都在加速上升。
美国3月份PPI同比超市场预期,3月份CPI也已经上升到2.6%水平。
如果从环比的角度来看,美国3月份CPI和核心CPI的环比都属于历史上单月比较高的水平(图25),显示通胀的上升不仅仅是基数效应,而是环比也开始加速上升。
目前美国疫苗接种速度是领先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,我们预计到今年秋季,美国就有望在疫苗接种层面实现群体免疫。
按照这种速度,美国二三季度经济的回升还会加速,不仅是CPI会明显高于正常的通胀水平,即使是核心CPI也会明显高于2%的门槛。
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联储考虑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,包括缩减QE规模以及未来加息节奏提前。
如果美联储政策基调从偏松向适度收紧转变,那么美国国债利率还会进一步上升,美元也会再度走强,
风险偏好也会随之回落。
尤其是美股层面,一方面近期美股已再创新高,另一方面,鲍威尔最新议息会议后也曾提及,股市某些方面存在泡沫。
如果从风险偏好角度分析,今年2、3月份海外利率上行时,其实就造就了一轮风险偏好的回落,4月份以来随着美债利率回落、美元重新走弱,风险偏好重新回升,也造成了最近工业品和农产品(5.520,-0.05,-0.90%)价格的上涨,而新一轮的商品价格上涨,又再度更猛的推升了通胀预期和实际可能出来的通胀水平。
顺着这个逻辑看,5月可能重新回到2、3月的状态,暨市场再次开始担心通胀风险、担心美联储会不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。
4月30日,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提及现在开始讨论调整QE购买速度是适应的,其正在关注美国市场所出现的过度投资和失衡问题。
可见市场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