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即
信息/已成为
大数据时代的
共识
上世纪60年代,当传播学
大师麦克卢汉提出/媒介即信息/的著名论点时,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由于这一观点的不同,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争议。
放眼大数据时代,/数据即信息/显然已经成为时代共识,数据的商业价值和管理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。
/数据/(Data)一词在拉丁语中是/已知/的意思,也可以理解为/事实/。
现在,数据
代表着对某一事物的描述,数据可以对其进行记录、分析、重组。
将现象转化为可以
制表和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称为/数据化/[1]。
2013年,
美国前情报机构工作人员斯诺登曝光的监控丑闻凸显了数据的价值。
数据新闻是全球媒体应对大数据时代变化的重要创新。
大数据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就是数据驱动新闻,简称数据新闻周二美盘前,现货
黄金跌势扩大至1%,失守1820美元/盎司,较日高回落逾20美元;现货白银
日内
转跌,逼近
27美元
关口。
美元指数一度
跌破90,为2月25日以来首次,但很快回升。
21:30,
美股开盘,纳指
开跌约2.1%,但不到半小时后跌幅收窄至1%以内;新能源车、区块链板块普跌,特斯拉开跌约4.8%,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600美元关口;道指跌超1%。
恐慌指数VIX涨超10%。
财经网站Fxstreet分析师Ross指出,过去
1小时金价跌破近期盘整区间,主要原因是美债收益率显著上升,促使资金撤离黄金。
周三美国将公布最新CPI,市场预期4月未季调CPI年率会达3.6%,市场担忧美联储会提前收紧超宽松货币政策,因此提前反应。
中国预防性
储蓄将会释放 多余的储蓄是多少呢?相当于一年消费量的5个百分点。
从历史经验来看大规模传染病对大家造成消费心态的冲击会有,但是慢慢会消散,预防性储蓄的释放会有一拨。
比如说2003年“非典”老百姓也有预防储蓄,因为不敢出去了,后面慢慢“非典”得到控制之后,储蓄率又回归常态,从这个角度来讲,不管是就业的
复苏对收入的带动,还是消费者自己建立起来的荷包里的防线
有一些额外的储蓄,都有利于消费在下半年的继续复苏。
制造业
投资信心在复苏 第二个动力就是制造业投资,这一块我觉得看的是比较明确的,由于
出口带来的强劲的溢出效应,中国的企业对制造业投资的信心在复苏,从几个指标可以看出来。
第一,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9年以来的最高点,忙不过来的,订单太多,当然要投资,要
不就改造产能,要不就扩张。
第二,从全球范畴来讲,这次
疫情实际上中国的表现可能是证明中国制造业的韧性通过了
大考,因为去年全球生产链几乎都停滞了,只有中国一家独好,确保疫情停产时候有一个安全港。
现在各种新兴市场,由于新冠疫情出现了变种,疫情再次扩散,全球供应复苏又面临重新的挑战,所以出口订单继续转移到最为稳定可靠的中国供应链来,中国占全球出口的份额,在疫情之前是13%左右,去年上升到15%,今年头四个月进一步上升到16%,目前看起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是历史高位的。
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大幅进口工业机器人,车床设备,这些已经从我们的进口指标上可以看出来了。
同时尽管最近几个月金融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在回落,但是企业中长期跟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需求是非常稳健的,这几个指标都显示了制造业投资在复苏。
我们估计今年制造业投入回升到12%左右,即使以两年的复合同比增速来讲都会超越疫情之前的投资轨迹,就是因为疫情实际上是一个大考,中国的产业链跟海外的对比,夯实了中国制造吸引力,提升了大家投资于工厂制造的信息。
这是我们觉得为什么今年经济还会有9%的GDP增长,就是来自于消费和投资。